学院首页 >> 科研工作 >> 正文

药学院承担的两项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验收鉴定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24

浏览次数:

9月24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相关专家到工科南楼201会议室对我院承担的两项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和成果评价。分别是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柔性引进领军人才林生老师主持完成的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海特色藏药内生真菌活性分子的发现与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8-ZJ-739)”;眥佳辰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藏药瑞香狼毒干细胞培养体系的新型抗肿瘤瑞香烷型二萜的发现(项目编号:2018-ZJ-907)”。

“青海特色藏药内生真菌活性分子的发现与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18-ZJ-739)”项目构建了青海省特色藏药内生真菌活性小分子的高效获取和鉴定新型技术体系,对手掌参等藏药材的10株菌株发酵产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68个不同结构类型的天然产物,包括18个新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骨架倍半萜类化合物。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多种药理模型筛选,发现10个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中1个先导化合物具有抗炎和促进皮肤愈合作用。该项目建立的高效、灵敏的活性筛选鉴定技术体系和对活性先导化合物成药性的系统研究,可有效促进抗细菌病毒感染、抗肿瘤的新型创新药物研发和推动优势学科交叉合作,发掘青海珍稀藏药材的替代资源,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基于藏药瑞香狼毒干细胞培养体系的新型抗肿瘤瑞香烷型二萜的发现(2018-ZJ-907)”项目通过系统的培养条件设计和优化,建立了瑞香狼毒干细胞培养体系。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到多种蓖麻烯型二萜类化合物。研究发现水杨酸等刺激因子能够有效提高瑞香狼毒干细胞培养体系中蓖麻烯型二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克隆并表征了蓖麻烯型二萜生物合成关键酶ScCS和ScCYP1。通过利用色谱和波谱技术,从瑞香狼毒干细胞培养体系中分离鉴定了42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利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发现4个瑞香烷型二萜新化合物的IC50值与对照药物顺铂相当。项目还开展了瑞香狼毒中萜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发现了柯巴基焦磷酸合成酶、贝壳杉烯合成酶、橙花叔醇/香叶基香叶醇合成酶以及愈创木烯合成酶等萜类合成酶。该项目的研究全面揭示了藏药瑞香狼毒的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可为相关新药开发提供苗头化合物,同时也为其他藏药材,尤其是一些珍贵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与会专家在听取相关汇报、审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质询和讨论后认定我院承担的两个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均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整体完成情况优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1年9月24日


最新图片新闻

校党委书记黄世和一行莅临...

药学院2024年夏季小学期召...

肖玉兰副校长莅临药学院开...

药学院召开被巡察单位巡察...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曹二巷53号 邮编:810007 电话:0971-8804649 版权所有: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  青公网安备63010202000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