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学科建设 >> 正文

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6

浏览次数:

一、总体概况

青海民族大学于2006年获批“药物分析学”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2年获批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藏药学”硕士学位授权2012年药学学科获批青海省重点学科,2013年由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牵头组建的“藏药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青海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药学学科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同年与天津大学联合招收“藏药传承与发展创新”方向博士研究生2020年药学专业获批药学青海省一流专业,药学院组建的“藏药药效物质及开发利用团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千人计划培养团队。2021年获批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传统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与兰州大学国家功能有机分子重点实验室联合组建)经近20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发展成为集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一体,产学研结合的特色优势学科,青海民族大学药学学科已成为青海省培养药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202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8人;毕业硕士研究生12人,全部授予学位;在读研究生有4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44名。2021年度新增研究生导师7人,现有研究生导师19人,其中博导1人,硕导18人。导师队伍中,省部级人才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硕士学位者1人,学士学位3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结合全国及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在校两级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全体研究生党员团结一致思想进步,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原则到位,学习成绩优秀,生活作风正派,工作务实,步调一致。采取专题讲座、相互讨论、利用网络媒体自学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工作能力,推动研究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1. 结合《青海民族大学2021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在党员学习教育平台“药院学趣”、学生微信公众平台“药药切克闹”推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动态、党建知识、时政要闻等内容,发送推文73篇。扎实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开展院长、书记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研究生素质教育、新生入学教育等思政教育工作27次,积极组织我院研究生参与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近80项,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2. 扎实开展一院一品工程,建立科研帮扶机制,帮助学生在未来就业方面可以快速获得工作单位的认可,又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机会。

3.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研究生当中广泛开展“四史”教育和第十一届党史知识竞赛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全体研究生心中扎根,增强研究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理念。

4.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第十二届民族知识竞赛活动,扎实开展“三科”教材宣讲工作,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取得了良好成绩。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目标,全面落实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021年,学位点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所有开设课程须体现探究式、研讨式的教学要求并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工作计划课程考核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须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通过学科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专业实践等形成长期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科研学术训练机制,提高研究生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并围绕学术实践提升学术写作、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

学位点注重将教师个人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相结合,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常态化的学习机制,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全体导师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院领导及支部书记带头开展党性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三全育人教育、安全稳定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党建和业务有机结合,推动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导师队伍的培养和研究生指导老师的选聘,严格执行《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办法(修订)》执行,20217老师入选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学位点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研究生导师也会按月发放一定的科研补助,保证每位研究生按时完成学业。获各类奖学金22人,其中国家奖学金4人,一等奖学金14人,三等奖学金2人。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本学位点注重科教融合培养,以学院为培养单位,导师为培养第一责任人,研究生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旨在使研究生处于良好的学术集体中博采众长,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认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集体活动;持课堂讲授和自学研讨相结合广泛、灵活地采用案例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以及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持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相结合。既要求学生深入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求学生及早进实验室、进课题、进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想和实验操作技能;总之,研究生培养方式灵活多样,强调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2021年度药学院共发表科研论文61篇,参编专著 6 部,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软件著作权2件。新增省部级项目3项,天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联合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7项,总经费562.5万元。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并切实开展学位论文预开题、开题、中期考核、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预答辩、答辩、学术分委会审核等质量监查体系,每一环节均有明确的分流选择意见。近五年在教育部及青海省省学位办抽检中,无一问题学位论文,论文抽检合格率达到 100%。在发展建设的同时,本学位点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不足,学生科研场地、平台硬件建设和仪器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

六、改进措施

充分利用青海省及学校的各项人才引进政策,从国内外引进高学历人才,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大力支持现有中青年教师在读攻读博士学位,并支持已获得学位的中青年教师申报研究生导师资格定期组织导师开展业务培训鼓励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尤其是围绕抗肿瘤、抗病毒、老年病和地方病等,积极申请承担国家和青海省重大项目。继续加强学生开题报告和中间检查等环节,进一步提高硕士论文的创新性,增加研究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数量;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最新图片新闻

校党委书记黄世和一行莅临...

药学院2024年夏季小学期召...

肖玉兰副校长莅临药学院开...

药学院召开被巡察单位巡察...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曹二巷53号 邮编:810007 电话:0971-8804649 版权所有: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  青公网安备63010202000667号